(參考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葉改良場網站)
紅茶係屬全發酵茶,因外觀、內容及形質不同,其產品亦多樣化,日常生活中或市面上銷售之紅茶可分為碎型紅茶、條型紅茶及加料紅茶等三大類。
1.純紅茶
取3公克紅茶,置於陶瓷杯壺中,加沸水150cc待5分鐘後用細網過濾即可熱飲。或容量2至3克的袋茶,加水150cc待5分鐘後取出茶袋即可飲用。沖泡紅茶時,時間一到必須將茶渣或泡過的茶袋取出,否則對風味有不良的飲響。沖泡後的紅茶在冷卻後若產生乳化現象,即為高品質紅茶。
2.調味紅茶
紅茶迷人之處不止於其顏色及香氣,其可愛在於能容,不論酸的檸檬、辛的肉桂、甜的糖或柔潤的牛奶,還有蘋果、荔枝、酸柑、草莓等水果紅茶及白蘭地、威士忌、紅葡萄酒等,皆可容納於茶湯中。(台茶18號適合單飲)
3.泡沫紅茶
將泡好的紅茶置於雪克杯中,並加入冰塊及糖,然後快速搖動雪克杯,一則加速冰塊溶解使其瞬間冷卻,二則上下搖動產生泡沫,待冰塊溶解後即可倒出飲用。(筆者不建議冷泡~因為香氣無法展現)
紅茶冷卻後會有乳化(白霜化)的現象是憑斷紅茶品質,層度好壞重要指標~高品質的紅茶才會出現乳化現象~~反之品質就不是高檔~~
如果你的紅茶怎麼泡冷卻後都有乳化現象.....喔!!恭喜您喔!!~~買到高品質的紅茶啦!!~~
(參考文化部~文化旅遊資訊網)
● 歷史源流與典故:
台茶18號屬於大葉種,由茶葉專家花了40多年的時間,利用印度阿薩姆紅茶與台灣野山茶改良而成的新品種紅茶。茶湯鮮紅澄亮,帶有薄荷與肉桂的香氣十分誘人,口感甘醇,因此被譽為「全球最好的紅茶」,也是台灣紅茶產品中的「高檔貨」,缺貨時一斤曾叫價至新台幣3000元以上。
做為紅茶市場中的「貴族級」產品,台茶18號是許多茶饕族心中「世界頂級,絕對無敵」的紅茶王,它的崛起、沒落與再生,是一篇精彩絕倫的故事。
日據時代,日本人在探勘了魚池鄉的土壤、氣候、海拔、坡向等條件後,認定這裡最接近阿薩姆紅茶的原生環境,便由印度帶回大葉種阿薩姆紅茶種苗,1936年,在日月潭成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,就此開啟了台灣紅茶的產業史。
1950年後,魚池紅茶因為品質優良,深受國際市場青睞。這個時期是魚池紅茶的「黑金時代」,不但是上貢給日本天皇的御品,也獲得歐洲拍賣會評鑑為頂級品。每當採收時節,茶販大排長龍爭相採買,茶農上繳茶葉至葉場時,還必需動用警力來看守。
1970年後,除不敵國際市場價格的競爭外,再加上國內開始引進外來劣茶削價競爭,魚池的茶農為降低成本,開始改用機器採茶,品質不若以往人工採茶優秀。後來更雪上加霜的是,不少茶廠在收購魚池茶葉後,混入劣茶魚目混珠,從此以魚池為名的紅茶品牌名聲不再,在價格一蹶不振的情況下,茶農在心灰意冷之際紛紛砍茶樹、改種檳榔樹。
沉寂了40多年的魚池紅茶,卻是在921大地震後,迎來了新生。隨著災後重建與社區營造的啟動,大雁村一帶的社區為重建家園,重新思考“產業復興”與“重返榮耀”的可能性,由災區茶農自發提出「復興紅茶王國美譽」的運動,一方面檢視當年紅茶沒落的原因,一方面請教茶改場製茶權威邱瑞騰後,制定了「手採一心兩葉、自產自製自銷」的策略。
雖然以人工採茶的台荼18號獲得專家的肯定,但在推廣初期,仍難以扭轉一般人對紅茶「廉價苦澀」的普遍印象,後來在農會、鄉代會也全力推廣的運作下,台茶18號隨著魚池紅茶品牌的復甦,從傳統通路一路紅到網路購物市場,也帶動了當地茶農復耕的風潮。
說起「台茶18號」這段重返榮耀的歷史,在感人的921重建故事背後,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的「農委會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」更值得稱許。在當地茶農棄守的這幾十年間,正因為有這批研發人員的默默努力,才能在921後迅速提供災區產業重建的能量,以優秀的茶苗重新擄獲愛茶人的味蕾。
老茶場,植夢人,新生命──我們的驕傲,台茶18號!
美食別稱
台灣紅玉;RUBY;紅寶石;涵山紅茶
分布地區
魚池鄉大雁村一帶(黃佳紅茶圓位置在大雁巷21號 google地圖有誤差,在地圖台21線54.3k轉彎處的上方)
美食特色
特色描述:
1.台茶18號以“手採一心二葉”而聞名,不使用化學肥料、不噴灑農藥也是它備受茶饕肯定的原因。
2.台茶18號的葉片較阿薩姆種茶樹略小,葉尾圓,葉緣波浪較大。在茶葉製作部分,則通常製成條索狀,顏色上較為墨黑。
3.口感溫醇無澀感,茶色澄亮,茶湯具有天然肉桂香及淡淡薄荷味。
相關人物
1.葉金龍、蘇水定、葉瑞美、林琮盛等人在社區重建過程中,不僅帶領茶農復耕,也播下了紅茶文化的種子。
2.自茶改場退休的製茶權威邱瑞騰教導茶農製茶烘茶,在台茶18號的推動上也居功厥偉。
3.鄉長廖學輝從技術、文化面協助農民,並爭取企業認養,利用公部門資源舉辦紅茶祭等推廣活動,讓優質紅茶與魚池、日月潭作連結,直接帶動了台茶18號的知名度。
傳說/故事
台茶18號是由母本(緬甸大葉種)與父本(台灣野生山茶)改良的後裔,歷經50餘年的試驗研究選出適製優良紅茶品種(品系代號:B-40-58),並於1999年6月經前台灣省農林廳審查通過,正式登記命名為-「台茶18號」;且於2003年茶業改良場百周年慶票選俗名為『紅玉』。
特殊飲食
方式
1.因為不灑農藥且以一心二葉人工方式採茶,故茶香濃郁,在夏季時可以冷泡茶方式直接沖飲。
2.由於台茶18號十分耐泡,以3g的茶葉來說,回沖至第三泡時,茶味依舊回甘。
食材/烹調
介紹
【熱泡茶最佳沖飲方式】
1.先用150c.c熱水沖泡3g的紅茶葉,兩分鐘後立即倒出來;
2.第二泡再以同樣的水量泡置茶葉兩分半鐘;
3.最後將第一泡跟第二泡的茶水混合在一起,達到最佳香氣、口感的境界。
【冷泡茶最佳沖飲方式】(筆者不建議冷泡~因為台茶18號的香氣無法展現)
1.《方法一》:將約3g條茶放入大杯子裡,以500cc冷水浸泡30分鐘後即可飲用。
2.《方法二》:若使用寶特瓶,可用濾米器(袋)過濾茶葉,或將茶包沖入冷水後,劇烈搖晃寶特瓶20秒鐘,或置放10分鐘後,即可飲用。
3.《方法三》:用溫開水沖泡後,再放入冰箱中,更加冰鎮好喝。